关于乐安县2016年全县和县级预算执行情况及2017年全县和县级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
|
来源:
县财政局
发布时间:2017-03-01 点击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
|
|
——2017年2月21日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曾亦农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6年全县和县级预算执行情况及2017年全县和县级预算草案,请予审议;2017年县级预算草案,请予审查批准。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6年全县和县级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县财政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打赢项目带动、脱贫攻坚和美丽城乡建设“三大攻坚战”定位,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县人大批准的预算和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实现 (一)全县预算执行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县十六届人大七次会议通过的201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预算为7.61亿元,后因压实财政收入及“营改增”改革影响,执行中调整为7.03亿元。全年完成7.03亿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收0.18亿元,增长2.63%。财政总收入中上划中央收入1.68亿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收0.11亿元,增长7.2%;上划省级收入0.0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29亿元,占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收0.07亿元,增长1.3%。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主要项目执行情况是:税收收入完成42033万元,占年初预算的85.3%,下降8.4%。其中:增值税10308万元(其中营改增737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6.3%,增长1.6%;营业税916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7.9%,下降29.7%;企业所得税351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8.6%,下降9.8%;个人所得税95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5.5%,增长38.8%;烟叶税(收购环节)326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6.4%,增长30.7%。非税收入完成10903万元,占年初预算的98.3%,增长71.0%。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541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0.7%,增长67.2%;罚没收入214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50.7%,增长204.1%;专项收入189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5.1%,增长26.3%;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1142万元,增长22.7%。
2016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3.04亿元,比上年增加2.55亿元,增长12.5%。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主要项目执行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943万元,增长14.6%;国防支出276万元,增长240.7%;公共安全支出9192万元,增长1.1%;教育支出46287万元,增长3.7%;科学技术支出1261万元,增长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049万元,增长22.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3682万元,增长15.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5053万元,增长2.5%;节能环保支出1992万元,下降2.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917万元,增长59.6%;农林水事务支出45253万元,增长3.6%;交通运输支出3048万元,增长65.7%;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837万元,增长30.4%;住房保障支出12793万元,增长126.1%;粮油物资储备事务支出217万元,下降81.4%。以上支出均包括上级专项追加的支出。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7.11亿元,同比增收2.79亿元,增长64.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68954万元,同比增收27026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1791万元,同比增收779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112万元,同比减收23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188万元,同比增收139万元;彩票公益金收入61万元,同比减收42万元。
2016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7.24亿元(含上年结转资金),同比增加2.66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65295万元,同比增支23265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1791万元,同比增支779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1238万元,同比减支742万元;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863万元,同比增支113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67131万元,完成预算的74.94%;全县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支出62418万元,完成预算的69.94%。本年收支结余4713万元,年末滚存结余52529万元。
(二)县级预算执行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县级财政总收入完成4.51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收0.41亿元,增长1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9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增收0.43亿元,同比增长14.5%。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主要项目执行情况是:税收收入完成26540万元,占年初预算的96.97%,下降0.46%,其中:增值税4242万元,完成预算的180.4%,增长84.3%;营业税8610万元,完成预算的72.2%,下降24.1%;企业所得税3193万元,完成预算的101.4%,下降6.8%。非税收入完成7333万元,占年初预算的95.99%,增长147.9%,其中:专项收入1893万元,完成预算的135.2%,增长26.4%;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3312万元,完成预算的78.6%;罚没收入725万元,完成预算的50.8%,增长43.3%。
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0.31亿元,比上年增加2.57亿元,增长14.5%。
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主要项目预算执行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206万元,增长21.6%;公共安全支出8660万元,下降4.6%;教育支出45021万元,增长0.8%;科学技术支出1261万元,增长4.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3378万元,增长15.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2870万元,增长4.1%;节能环保支出1992万元,下降2.5%;农林水事务支出35820万元,增长10.7%;住房保障支出12177万元,增长125.6%。以上支出均包括上级专项追加的支出。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因政府性基金不分县、乡两级,全部列为全县预算,所以县级预算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与全县预算执行情况一致。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因社会保险基金不分县、乡两级,全部列为全县预算,所以县级预算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与全县预算执行情况一致。
以上是预算收支执行数,年度决算编成后还会有些变动,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三)预算执行特点及财政主要工作。
过去的一年,全县财税部门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和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增收节支、挖潜增效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攻坚克难、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财政任务,全县财税工作取得新成效,有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坚持精征细管,财政实力实现新突破。
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始终把促进财政增收作为第一要务来抓,积极培植财源,狠抓收入征管,财政收入持续平稳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29亿元,增长1.3%。
一是抓财源强后劲。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杠杆作用,落实工业发展资金0.6亿元,促进企业增产增效和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兑现企业产业扶持资金1.06亿元,通过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0.64亿元,扶持企业“爬坡、过坎、转型、过冬”;通过“财园信贷通”为企业融资贷款1.57亿元,通过“财政惠农信贷通”为群众发放贷款1.34亿元,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设立“过桥贷款”基金0.2亿元,解决企业还贷资金周转难题。
二是抓征管夯实力。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和“营改增”减收双重压力,建立健全税收分析、评估、管理、稽查的涉税平台综合管理机制,着力抓好税源监控,科学分析税源变化,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全年通过涉税综合平台提供信息查补税收1700多万元。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加大土地出让、国有资产处置等收入征管力度,挖掘非税收入潜力,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三是抓争资促发展。全力以赴向上争资立项,完善争资争项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部门争资积极性。全年共争取上级项目资金22亿元,其中通过财政口争取上级补助资金达到16.17亿元,较上年增加1.33亿元,增长8.9%。增加项目主要是:中央对地方增值税“五五分享”税收返还增加4223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增加6127万元,革命老区和中央苏区转移支付增加1418万元,基层组织运转保障补助经费增加950万元等。
四是抓债券增活力。2016年,我县债务还本付息压力进一步加大,在自有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努力向省财政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4.94亿元:其中置换债券2.97亿元,比上年增加0.21亿元,大大降低了债务利息成本;争取新增债券1.97亿元,比上年增加1.38亿元。新增债券重点用于稳增长、惠民生领域,有力支持了我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及重大公益性民生项目建设,切实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和经济发展活力。
2、坚持保障重点,助力经济呈现新活力。
一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筹措资金2.9亿元,重点支持南山公园、商贸南大道、S222、S312省道等重大项目建设;筹措资金5339万元,支持前坪工业园区、厚发工业园区和公溪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安排资金1218万元,支持流坑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及举办各项旅游推介活动,有效推进了“三区建设”,改善了我县生态和人居环境,促进了我县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二是支持棚户区改造。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棚户区改造计划,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配合主管部门积极争取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和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全力做好资金保障工作。全县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城市棚户区改造资金6.86亿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 0.42亿元,项目贷款6.44亿元。同时,加强棚改资金管理,加快资金发放进度,确保改造任务顺利推进。
三是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宏观经济调控职能,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提高供给的针对性、有效性。全面落实“营改增”等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安排专项资金427万元,支持关闭中小企业、小矿山,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安排旅游发展资金1000万元专项用于旅游产业发展,安排文化保护资金3950万元专项保护流坑文物和湖坪红色文物等项目;安排商务发展资金50万元,支持电子商务中心物流发展。
3、坚持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
一是大力推进贫困村新农村建设。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集中投入、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资金5000万元,撬动国开行5.35亿元金融扶贫贷款资金,通过资金的集中投放,更加有效地发挥了财政涉农扶贫资金的主导作用,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二是提升壮大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县整合资金6870万元用于产业扶贫。安排产业直补资金800万元,用于各乡镇发展烟叶、油茶、蚕桑等特色产业扶贫,并安排180万元资金用于增田蚕桑示范园建设;安排产业信贷资金680万元,带动商业银行5440万元产业扶贫放贷资金;安排270万元资金用于合作社产业和基础设施奖补;安排光伏扶贫资金560万元、农村电商扶贫资金30万元;安排乡村旅游发展资金600万元。通过整合涉农扶贫资金,培植壮大了农村主导产业,走上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初步显现我县区域发展特色的“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三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县整合财政资金8472万元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安排农村公路建设(含危桥和新桥建设)资金4384万元;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高工程资金1340万元;安排山塘水利设施建设资金1420万元;安排农田土地治理项目资金800万元;安排村级组织兴办直接服务农村群众的小型公益事业建设资金528万元。
四是加快移民搬迁扶贫步伐。按照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工作要求,我县共整合涉农扶贫移民资金3706万元,并带动农发行4.1亿元贷款用于移民集中安置搬迁扶贫,共涉及我县9个安置点7个乡镇14个村,计划搬迁移民4702户1755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095户10370人,同步搬迁户1607户7180人。项目实施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生存和发展环境,加快精准扶贫攻坚进度,促进我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更为下一步脱贫攻坚战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坚持惠及民生,保障水平得到新提升。
一是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年教育支出4.63亿元,同比增加0.16亿元,增长3.7%。其中:安排3616万元用于新建第五小学和县幼儿园等教育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安排702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标准化建设;安排2314万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项目;安排1789万元兑现农村教师生活补贴、乡镇教师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山区教师津贴政策。
二是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资金2754万元支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投入资金11715万元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投入资金1472万元用于资助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投入资金2098万元支持村级卫生室建设,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投入资金2192万元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诊疗改革;投入资金1526万元用于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投入资金582万元用于因病致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民政医疗救助。
三是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投入资金3181万元用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投入资金3673万元用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投入资金1014万元用于农村五保供养;投入资金527万元用于自然灾害救助;投入资金1709万元用于农村危旧房改造;投入资金2119万元支持抚恤事业和退役士兵安置补偿;投入资金1598万元用于就业补助;投入资金18183万元用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投入资金4797万元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
四是促进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加大文化体育投入,推进文化体育建设,安排资金418万元用于农村文化体育专项活动;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落实资金34万元用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经费和科技创新奖励基金; 全面落实“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政策,支持群众文化、全民健身、农村放映及新闻宣传等事业发展,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五是落实财政惠农补贴政策。2016年,县、乡两级财政部门及时完善惠农补贴资金管理制度,修订操作规程,突出抓好涉农资金信息公开公示,强力推动惠农政策的落实。全年共发放惠农补贴资金25大项63小项,涉及补贴对象20.52万人次,累计发放补贴资金23693万元,比上年增加3400万元,增长16.75%,人均享受补贴1155元。
5、坚持科学理财,财政改革迈出新步伐。
一是深化预算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编制体系,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切实减少财政代编,着力提高部门预算年初到位率;树立预算绩效理念,推进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与预算安排挂钩;加大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深度和力度,74个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全面公开,部门预、决算公开到项级科目,全年“三公”经费支出合计3089.7万元,较上年减少814.3万元,下降20.86%;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体制,财力向乡镇倾斜,增强乡镇公共财政保障能力。
二是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全面实施“营改增”,建筑、房地产、金融和生活服务业四个行业全部实行“营改增”改革;推进资源税改革,将矿产资源补偿费率降为零;不断完善税收征管机制,认真实施《江西省税收保障条例》,推广多种申报纳税方式,完善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缴税和POS机划卡缴税,切实提高办事效率、服务能力;综合治税涉税平台进一步完善,落实部门工作职责,完善具体考评办法。
三是强化资金绩效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发挥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全年共盘活财政结转结余存量资金13677万元;积极开展财政绩效评价,评价单位34个,评价项目47个,评价重点项目6个,评价资金3061万元;加强政府采购监管,完成政府采购419批次,预算金额15248万元,实际政府采购支出13617万元,综合节支率达10.7%;扩大财政投资评审范围,累计完成评审项目843个,其中:预算评审项目549个,评审金额187736万元,审减金额18097万元;结算评审项目294个,评审金额37775万元,审减金额2495万元;综合审减率9.13%。
四是狠抓财政监督检查。结合全县财政监督目标,突出监督重点,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涉农惠农资金、救灾资金、社保资金;着力开展集中整治和查处基层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健全完善财政管理制度;深入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会计秩序,切实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
(四)公共财政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县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主要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大力支持,得益于上级财政的精心指导,得益于各乡镇、各部门的团结协作和大力支持。冷静审视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工作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工业企业尚未形成支柱税源;二是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政资金调度极为困难、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巨大、对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依赖程度较高;三是部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部分预算单位主体责任意识不强、预算编制执行不规范等问题依然存在,财政资金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听取各位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7年全县和县级预算草案
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关键之年。2017年全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部署,围绕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任务,实施绿色崛起,进位赶超战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收入质量,优化支出结构,注重管理改革创新,注重依法依规理财,注重转变发展方式,注重保障改善民生,全力配合县委、县政府推进项目带动、脱贫攻坚、美丽城乡建设“三大攻坚战”,促进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跨越、和谐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2017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求,综合考虑影响全县财政收支主要因素,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建议如下:
(一)2017年全县预算。
1、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1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预算安排7.38亿元, 比2016年执行数增长5.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6亿元,比上年执行数下降4.5%(主要是增值税中央与地方五五分成以及增值税、所得税省级分成影响)。
2017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6亿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2.04亿元(含提前告知上级专项补助6.08亿元)、从政府性基金中调入资金2.2亿元,收入合计19.3亿元。减上解支出0.16亿元、还本付息支出0.28亿元、消化财政挂账0.3亿元,当年全县可安排的财力为18.56亿元(含提前告知上级专项补助6.08亿元)。
按照预算收支平衡的原则,2017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18.56亿元。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946万元,国防支出60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7608万元,教育支出31143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5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29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166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160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73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708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33547万元,交通运输支出789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7746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78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75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4366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74万元,其他支出21483万元。以上支出均含上级提前告知专项支出。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17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94亿元,其中: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197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100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115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3.8亿元,彩票公益金收入65万元。加上年结余收入4496万元,基金收入总计4.39亿元。
2017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78亿元,调出基金2.2亿元,年终结转0.41亿元,支出总计4.39亿元,基金预算收支平衡。基金预算支出项目是: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36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16040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100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115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197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65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我县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由财政部门牵头,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卫计部门,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专户存储、分账核算、自求平衡。2017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如下:
2017年全县九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81900万元(含新增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13900万元),较2016年执行数增长22%,其中:保险费收入36344万元,财政补贴收入43654万元;全县九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82536万元(含新增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13900万元),较2016年执行数增长32.2%;当年收支结余-636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7922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我县国有企业未上缴国有资本收益,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以上是县代编预算,乡镇预算应由各乡镇依据《预算法》,本着收支平衡的原则进行编制,报经当地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后,由县财政局汇总,并报县人大常委会备案。
(二)2017年县级预算。
1、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17年县级财政总收入4.2亿元, 比2016年执行数下降6.9%;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6亿元,比2016年执行数下降18.6%。
2017年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6亿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2.04亿元(含提前告知上级专项补助6.08亿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中调入资金2.2亿元、乡镇结算上划0.34亿元,收入合计17.33亿元。减上解支出0.16亿元、补助乡镇支出1.11亿元、结算上解还本付息支出0.28亿元、消化财政挂账0.3亿元,2017年县级预算财力为15.48亿元(含提前告知上级专项补助6.08亿元)。
2017年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15.48亿元,预算收支平衡。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186万元,国防支出60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7608万元,教育支出31143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5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11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806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900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73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188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1287万元,交通运输支出789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1672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78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75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900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74万元,其他支出18917万元。以上支出均含上级提前告知专项支出。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因政府性基金不分县、乡两级,全部列为全县预算,所以县级预算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与全县预算收支安排情况一致。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因社会保险基金不分县、乡两级,全部列为全县预算,所以县级预算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与全县预算收支安排情况一致。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我县国有企业未上缴国有资本收益,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三、2017年财政工作主要措施
2017年是巩固和发展“十三五”良好开局的关键一年,也是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全县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县十四次党代会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年度目标任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财源建设,全力以赴组织收入。
一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功能和资金导向作用,巩固现有财源,扩大再生财源,挖掘潜在财源,培养新型财源。着重加大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继续发挥“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积极作用,加大担保贷款力度,强化贷后管理,着力缓解小微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难题。三是充分发挥涉税综合信息平台职能作用,积极主动深入调查研究,大胆创新征管方式,不断提高征管效率,切实加大重点税源监控与稽查力度,定期监督检查,积极挖潜堵漏,严防“跑、冒、漏、滴、逃”。四是深入研判财政政策,全面掌握国家和省级转移支付资金的投入重点,积极主动汇报与对接,争取更多财政转移支付资金。
(二)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
一是从严控制行政经费。对全县各部门单位实行全口径财政预算管理,实现行政经费零增长,“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从严从紧控制行政成本,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坚持勤俭办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二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巩固以往民生工程实施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统筹资金,着重围绕就业和创业,社会保障等八个方面民生工程办好惠民实事,预算中足额安排各项改革应负担资金,不留缺口,早计划,早实施。同时加强民生资金管理,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三是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加大财政涉农扶贫资金整合力度,围绕脱贫攻坚重点任务,着力推进精准扶贫攻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支持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扶贫开发工作,同时加强扶贫资金监督和绩效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有效。
(三)推进财税改革,完善财政体制机制。
一是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机制,10万元以上的财政资金项目必须实施预算绩效评价,100万以上的项目必须实施重点评价,建立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二是抓好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实施办法的落实,增强乡镇公共财政保障运行能力。三是继续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进一步深入推进细化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专项转移支付信息公开。四是加大财政资金盘活力度。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五是密切跟踪中央税制改革,抓好环境税、个人所得税等税制改革的前期研究和谋划;六是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扩大购买服务范围和规模。通过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机制改革,逐步达到绩效评价、资产管理、投资评审、财政监督、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与预算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机结合,构建“六位一体”的财政运行管理新机制。
(四)加大监督力度,积极防控财政风险。
一是强化内部监督管理。加强财政资金拨付过程监督检查,做到以查促管、以查促改,堵塞漏洞,确保干部和财政资金双安全。二是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实现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强化专项资金全程监管。积极开展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将监督管理贯穿于专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实现“以监督促管理、以监督促服务”。四是强化乡镇财政监督。对乡镇进行财政监督大检查,确保检查范围和内容全覆盖,重点检查扶贫、涉农惠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五是强化非税收入和基金监管。突出“以票管收、以票控收”,提升非税收缴业务水平,规范非税收入执收执罚行为。六是强化政府债务风险防控监督。规范政府性债务举借、使用、偿还行为,建立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和考核机制,从严控制新增债务。
(五)着力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财政部门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财政干部队伍。一要增强六种意识。要通过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四进四联四帮”专题活动,进一步强化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建设,不断提升增强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民生意识和廉洁意识。二要加强廉政建设。始终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认真履行廉政主体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相结合,坚持业务和廉政工作“两手抓、两手硬”。三要坚持严于律已。财政干部,要慎“微”,在拒腐防变问题上要重视小节,重视小事;要慎“欲”,时刻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要慎“行”,切实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坚持标准,掌握分寸。四要完善内控机制。加强内部权力制衡,规范内部权力运行,要按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完善符合我县的内部控制办法和操作规程。通过强化廉政纪律建设、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财政干部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创新理财、为民理财能力,牢固树立起廉洁奉公、高效务实的财政干部队伍形象。
各位代表:2017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奋发进取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有力的举措,全面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为我县全力推进“三大攻坚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
|
|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 |